2025 年 06 月 27 日
FiFiDeco 帶你走進設計的兩種節奏:
哥本哈根的詩意日常 & 米蘭的創新盛宴
從「3 Days of Design」到米蘭家具展,兩座城市、兩場展覽,走出了當代設計的兩種節奏。
FiFiDeco 團隊踏上北歐的夏季之旅,走進哥本哈根街頭巷尾的設計語境,亦回望那場仍如浪潮般澎湃的米蘭盛會。
這兩場風格迥異的設計展,究竟有何不同?
它們又如何分別牽引著設計的兩種走向?
▍展覽節奏:城市漫行 vs 盛大舞台
「3 Days of Design」以哥本哈根為展場,整座城市化為開放式設計舞台。
展覽散佈在各區 showroom、工作室與歷史空間間,觀展如同 city walk:
踩著單車、手持地圖,漫遊在設計與生活交織的日常。走累了,就在街角麵包店歇腳,一杯咖啡、一場對話,設計在這裡是可以呼吸的風景。
而米蘭家具展則集中於 Rho 展館,如同設計界的萬人舞台秀。
每一個品牌無不卯足全力,以最大尺度與最高敘事力佈展,從建材到光影,從視覺張力到情緒渲染,觀展者仿佛置身一場劇烈而精彩的設計總攻。
▍設計語彙:生活質地 vs 美學實驗
丹麥哥本哈根設計節始終關注「生活的真實感」。
2025 年的主題為 Keep It Real,展覽圍繞永續理念、自然材質與生活溫度展開:
從回收材手工製作的家飾,到描繪人與空間關係的作品,設計像是一封封寫給生活的手札,輕聲但動人。
相對之下,米蘭家具展是設計語言的實驗室。
前衛材質、科技整合、跨界聯名、潮流趨勢——在這裡,設計被推往下一個可能性,是一場屬於商業市場與創新敘事的預演與宣示。
▍觀展之道:沉浸對話 vs 感官宣示
在哥本哈根,觀展是一場沉靜而私人的設計對話。
你可能與設計師坐在 workshop 裡交換想法,也可能在百年建築中看一盞燈從草圖變成實物。
每一場展覽,像是一段段關於生活、材質與記憶的深層探索。而米蘭,是感官的高潮與訊息的洪流。
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人、媒體、買家,在幾日內穿梭數百展位、無數發表會與品牌晚宴,快速抓取趨勢脈動、捕捉商業機會。這裡,是一場速度與力量的競演。
▍詩意探索者 vs 創新追尋者
3 Days of Design:
適合關注設計與生活交織、重視真實體驗與感知細節的人。
這不只是觀展,而是一場城市與靈魂的交流之旅。
米蘭家具展:
適合品牌開發者、趨勢觀察者與設計媒體。
這是全球設計產業的年度高峰,節奏快速、資訊密集、張力十足。
▍FiFiDeco 的設計視野
我們始終相信,設計來自多元視角的交會。
無論是哥本哈根的低語,或是米蘭的高歌,這些看似不同的節奏,在 FiFiDeco 的眼中,都是設計宇宙中不可或缺的星系。
我們走進每一座城市,只為帶回最純粹的感動與靈感,注入日常空間中。
因為我們始終相信:美好的空間,來自對話;設計的本質,是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