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軟裝特寫|Solange Knowles 空間專題

2025 年 08 月 04 日

【FiFiDeco 人物與空間專題| Solange Knowles 】

Solange Knowles 的好萊塢閣樓:一座融合靈性、藝術與記憶的家居宇宙

「這個空間像是一場熟悉的夢。」

Solange Knowles 如此形容自己位於洛杉磯好萊塢中心的閣樓住所。
這不是一間精心設計後開放給媒體參觀的樣品屋,而是一座她與時間共同雕琢的私人宇宙。

FiFiDeco 以空間設計者與情感詩學的雙重視角,帶你走進這座充滿肌理與靈魂的家。

本文靈感與資料來源整理自《Apartamento Magazine》第30期對 Solange Knowles 的專訪報導,FiFiDeco 以中文及軟裝視角延伸詮釋其家居哲學與設計語言。

▍過去十年,她用生活雕刻一個家的樣貌

Solange 在 19 歲那年搬進這座 Art Deco 建築中的閣樓,許多台灣讀者或許會先記得她是 Beyoncé 的妹妹,但這只是她身份的一部分。她是一位音樂人、藝術總監、創作型表演者,更是一位以靈魂與身體書寫空間敘事的生活詩人。當時作為單親母親與創作者的她,對家的渴望是一種深刻的自我召喚。


她說 :「我當時並不知道這裡會變成什麼樣,但我知道我需要一個容身之處,能承接我所有的身份變化與內在世界。」
這十年間,她的事業從歌手、藝術總監、音樂策展人,拓展到藝術空間主理人與表演創作家。閣樓則始終是她的原點,不斷被挹注記憶、創作歷程與身份認同的變遷。

這種「長年累積式的空間成長」是最迷人的住宅樣貌:它不是一夕完成的設計企劃,而是人與空間之間的慢慢編織。

     

 

▍家具配置:流動/圓弧與能量互動 ( Curve )

她談到客廳中的多向性沙發配置曾從面向窗戶、圓形社交實驗,到開放型態,多次調整以測試空間能量與身體的互動反應。她的生日曾在這沙發上慶祝,留下了「為能量和互動注入生命」的神聖記憶   。

她設計的玻璃桌與燈具反映她對幾何與埃及意象的興趣:她有圓形與金字塔紋身,據說母親告訴她自己始於埃及,這讓她的幾何美學設計更具個人敘事性   。

她首次以金屬為材打造鋁製長凳,上面以突尼斯聖人 Cyprian 的浮雕精雕細琢──藝術家與工匠合作多月來把頭髮、耳朵等細節做到極致,裝滿她對黑人聖人的情感認同   。


▍空間語彙:有機的現代主義(Organic Modernism)

這間閣樓面積寬敞,有著拱形窗、寬大的天花板與天然光灑落的牆面。她以自然材質、有機形體與大量留白,將空間打造成一種柔軟的現代主義語彙。沙發以大地色系呈現圓潤流線,地毯為她親自設計的幾何圖形,與周遭光影呼應。牆面陳列著攝影、雕塑、繪畫與紙本藝術作品,每一件都來自她的黑人藝術收藏系譜。

Solange 自設計家具,也從生活習慣出發調整格局——例如她為了泡澡而調整浴室的光線流動,甚至在那裡完成過一整段音樂創作。她的創作不僅僅在錄音室,也在臥室、沙發、餐桌、甚至是陽台的植物間。

從「個人生活節奏」出發的佈局設計,它讓家成為創作本身,而非僅是靜態的展示舞台。

 

   

 

  

 

▍選物哲學:不是裝飾,而是信仰與認同的投射

她收藏的藝術品多來自黑人藝術家:包括 DJ Screw 的錄音帶框、Robert Pruitt、Toyin Ojih Odutola、Elliott Jerome Brown Jr.、Betye Saar、Alison Saar……這些作品不僅傳遞政治性、身份意識,也是一種「文化血脈」的映照。她曾說:「這些藝術不是我收藏的東西,而是我的親屬、我的朋友,是我歷史的一部分。」

除了藝術品,她也收藏來自母親 Tina Knowles 的雕塑與女兒 Julez 的畫作。這些作品在家中無聲地共處,彼此低語著屬於這個家庭的故事。

我們認為,真正深刻的家居佈置來自「與物的關係」——選物不應只是搭配色系與風格,而是選擇與你內在敘事相容的語言。

  

 

▍ FiFiDeco 深度解讀 : 設計是一場創作,也是一場對自我認識的回望

對 Solange 而言,空間從來不僅是物理界線,而是內在情緒與思想的延伸。她將家視為一種靈性結界,是創作、靜思、自我照護與與世界對話的場所。這樣的態度也映照在她過往的音樂專輯《A Seat at the Table》、《When I Get Home》中──關於身份、歸屬與療癒。

1. 空間即情緒場:讓居所成為你的靈魂劇場

Solange 的家像是一場持續進行的能量實驗,也是情緒與身份的媒介。我們相信,空間應該能容納身體之上,更能反映內在歷程:光線怎麼落下、家具如何包圍你、畫作如何與對話——這些決策來自日常中的儀式與記憶。

2.自造家具與空間語言一致性

她親自設計的沙發、玻璃桌、鋁製長凳,承接她對符號(幾何、金字塔)的熱愛,以及對文化來源(埃及、非洲聖人)的信仰。

把符號內化於生活物件,本身就是設計中最誠實的一環。

3.收藏不是裝飾,是文化敘事的共鳴

她收藏黑人藝術家作品,和作為黑人女性的自我認同連結。藝術品不只是陪襯,而是家中精神書寫。FiFiDeco 讚賞這種選物方式:讓藝術存在於生活,而非被隔離為「藝術角落」。

4.日常就是創作儀式的一部分

在 FiFiDeco 看來,Solange 的生活從不區分工作與居家,她的家與她的創作節奏融合:浴缸可成錄音現場,陽光可成詩行書寫的背景。空間、物件、身體與儀式的界線被模糊,成為設計與生活之間的一場溫柔對話。